当前位置:主页 > 诊疗科室 > 耳鼻喉科 > 耳科 >

耳朵也会生病,正确护耳很重要!

浏览次数: 文章来源:未知     2020-05-27 13:14
耳朵是我们常常都会忽视的一个器官,实际上耳部疾病是常见疾病之一,如果没有引起重视得到及时治疗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后果。世界卫生组织预估全世界有3.6亿人患有听力损失。2006年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,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,其中听力残疾2780万人,约有80万重度、极重度耳聋,且每年新增先天性聋2-3万名。

 

常见的耳朵疾病
 

 

1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

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。本病多见于儿童。临床上以耳痛、耳内流脓、鼓膜充血、穿孔为特点。

 

2、分泌性中耳炎

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,儿童多见。在上呼吸道感染后以耳闷胀感和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。

 

3、外耳道疖

又名局限性外耳道炎,为外耳道软骨部毛囊感染所致。主要症状为剧烈的、跳痛性耳痛,张口、咀嚼时尤甚,常向头部放射。全身多有不适感或体温升高。

 

4、外耳道耵聍栓塞

耵聍,俗称耳屎。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,平时借助咀嚼、张口等运动,耵聍多自行排出。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,阻塞于外耳道内,即称耵聍栓塞。

 

5、耳鸣

累及听觉系统的许多疾病不同病理变化的结果,病因复杂,机制不清,主要表现为无相应的外界声源或电刺激,而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。

 

 

如何正确护耳

 

1、不要掏耳朵

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,常用耳勺、手指掏挖耳朵,但这样很容易造成耳道损伤,甚至引起感染、发炎,甚至伤害鼓膜。其实,耳屎(也被称作盯聍)对耳朵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,可以防止感染、黏附灰尘等,而且耳屎的特殊味道有一定的防虫作用。从理论上来讲它可借咀嚼等下颌运动自行排出,是不用掏的。

 

2、避免耳朵进水

在游泳、洗澡、洗头时,要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,进水后容易引起耳朵发炎的。如果不慎进水,应该让耳朵朝下空空水才行。然后轻轻的用纸巾或棉棒擦拭干净,特别是小孩子,家长给孩子洗头要特别注意保护耳朵,避免进水。

 

3、避免噪音

噪声是指不恰当或者不舒服的听觉刺激。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,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下,会损害人的听力。噪声对听力是缓慢且进行性的损伤,造成耳鸣、听觉衰弱、耳疲劳,甚至出现失聪。除此之外,噪声还会影响睡眠,干扰正常的工作和学习,引起其他疾病。

 

4、少用耳机

我们经常能在路上碰到戴着耳机的年轻人,而且常常,他们的声音还会开的很大,甚至我们在旁边都能听到他耳机里放出来的音乐。但是,高音量造成的听力损害是个大问题。不论戴耳机听音乐也好,打电话也好,音量都不要太大。建议遵守“60%/30分钟”规则,也就是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%,每天使用耳塞式耳机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。

 

5、避免高气压的影响

飞机起飞或下降时,高速运行的动车经过隧道时,都能感觉到双耳闷胀不适,这是因为鼓室内外气压不平衡。在游泳或跳水时,应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水面。飞机起降或列车通过隧道时,可以做吞咽动作或捏住鼻翼轻轻做用鼻子往外喷气的动作。靠近烟花爆竹燃放点时尽量捂住耳朵。不要用手掌击打耳部等。

 

6、慎用药物

 如链霉素、庆大霉素、卡那霉素、新霉素、奎宁及其衍生物等。耳毒性药物的不当使用是造成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   温馨提示:病情因人而异,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请您一定到专业正规医院,接受医生的诊断与治疗。崇州长征医院提供网络咨询预约平台,可以向在线健康顾问咨询您的情况。


Copyright (c) 2002-1018 崇州长征医院 蜀ICP备1800385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