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诊疗科室 > 妇科 > 卵巢疾病 >

排卵期出血正常嘛?是妇科病吗?

浏览次数: 文章来源:未知     2022-08-04 14:28

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姐妹

会特别关注排卵期

但有些时候

会发现在排卵期有少量出血

 

 

那么排卵期出血是怎么回事?

会影响健康吗?

排卵期出血正常吗?

 

 

排卵期出血到底是怎么回事?

 

排卵期出血,及月经中期出血,是指两次正常量月经之间的少量出血,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小腹疼痛。一般来说,排卵期出血属于正常生理现象,这是由于卵泡破裂,雌激素骤然降低引起的子宫内膜突破从出血,一般出血时间在3-5天之内,就会自止。如果是偶尔一次的话,可以不做处理,但是经常性的出现排卵期出血,就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。

 

 

 

如果女性排卵期出血时间较长,且出血量较大,同时伴有其他不舒适症状,这时候就要考虑是否一些妇科疾病导致的不规则出血,如子宫发育不全、功能性子宫出血、子宫肌瘤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。长期服用避孕药,精神压力过大、情绪波动,过度节食等不良饮食习惯,工作或生活环境改变,也有可能导致女性内分泌失调,造成病理性排卵期出血。

 

 

排卵期出血正常吗?

 

排卵期出血正不正常,主要根据排血量的多少以及其他伴随出现的症状而综合判定。一般情况下,排卵期出血量极少,对身体没什么影响,不必治疗,也不影响受孕。如果出血量多且持续时间长,则视为月经不调的一种现象,就需要去医院做检查,同时还必须排除宫颈糜烂、宫颈息肉、黏膜下肌瘤等生殖道的其他疾病。

 

中医学认为,排卵期出血是由于阴虚、肝郁、湿热、脾虚等导致冲任二脉在排卵期收到扰动,血海不固,最终表现为排卵期出血。

 

西医学认为,由于卵泡成熟排卵后,雌激素水平会出现明显下降,个别女性因此时较低的雌激素水平不能维持子宫内膜生长,引起子宫内膜局部脱落,从而发生少量突破性出血,但一般情况下,排卵后随着黄体的形成,黄体分泌雌、孕激素,会很快修复子宫内膜并使子宫内膜朝增生期变化,内膜得以增厚修复而出血停止。

 

 

排卵期出血怎么办?

 

排卵期出血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。排卵期出血怎么办呢?如果是生理性排卵期出血,只会偶尔出现一两次,这对身体并没有大碍,大多数都是因为过于劳累或者身体的免疫力低下,影响到了内分泌平衡的缘故,只要注意调养一下就可以了。

 

如果是病理性排卵期持续出血,并且经常性出现的话,就应当考虑是内分泌紊乱造成的,这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,使用一些补充雌激素的药物。而一旦出血量过多,甚至超过正常月经量的时候,则就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,以排除其他的器质性病变。

 

   温馨提示:病情因人而异,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请您一定到专业正规医院,接受医生的诊断与治疗。崇州长征医院提供网络咨询预约平台,可以向在线健康顾问咨询您的情况。

胡发碧-妇科主任


Copyright (c) 2002-1018 崇州长征医院 蜀ICP备18003850号